Stole the heart

与世界交手的这许多年,你是否光彩依旧,兴致盎然。

都什么时候了

都什么时候了——如今的我们为什么这么焦虑
刘晓宇

“都什么时候了,据说今年就是地球末日,你还计较这蝇头小事,不如……”看,不如什么好呢?多亏这么一问,我们才猛然觉醒,不管什么时候,还是清楚自己最想干什么,为什么干什么比较好。万物万事有事,只是有时候以为身不由己忘了时候。久不久给问一问“都什么时候了”是小福分;没有人来问,自问一下“都什么时候了”是大智慧。
                                                          ——林夕《都什么时候了》

  “都什么时候了”这个简单的短句放在那里可以单独成行,但是如果想要表达几分感情色彩最好还是给后面填上一个标点符号吧,至于到底要添什么,就全看你想表达的内容了。

填上一个“?”好像挺合适,每当我们停滞懈怠的时候,总有一个人在你耳边大喊“这都什么时候了,在怎么还……”;但是如果让我选择,我更想在后面添上一个“!”,因为不管什么情况,当我听到别人对我说“这都什么时候了”我的心里都会一惊……我做错什么了吗?或者我有错过什么吗?

不知为了什么,每当我听到这句话时,总有一种莫名的焦虑涌上心头,别人的催促会使我烦躁,而自己的觉醒又会令我不安……这么多种复杂的情绪接连不断的出现,焦虑由此产生了。

在此书中,面对“都什么时候了”这个问题。作者林夕用简练的笔触刻画了两种不同的处事态度。或许这就是一个智者的小把戏,真真假假全在书里,普罗众生们能理解几分就全靠悟性了。鉴于此,不如我们也来这样一个游戏。我们的心里住着两个小精灵,对于一个问题,它们将有着自己不同的看法……

A面——叛逆傲娇的小恶魔
  “都什么时候了”这就话听的最多的便是高三的时候。

记得那时,在学校老师在我耳边不停的催促“都什么时候了,单词还没背会,求导还不会做”;一回到家里爸妈也在耳边唠叨“都什么时候了,你怎么还在磨叽,快点收拾书包上床睡觉”。

有时候,特别希望有一段放空自己的时候,什么都不做只要安安静静的坐一会就很幸福了。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或许是小学开学的第一天,又或是更早的时候,我们就开始了被人催促的生活。

我们好像一匹套上缰绳的马,随时随刻都有人在身后抽打鞭策,使我们没有时间停留要不停的向前奔跑。

焦虑,来源于什么,焦虑来源于没有目标的前进,来源于身边不停的催促。记得以前上学的时候,老师最喜欢说的一句话就是:“孩子们,美好的未来正等着你们呢,你们千万不要被路边的风景羁绊住脚步,前方会有更好的等着你”。

这句话是否正确,我无权评价,但是就我和我身边的一些同学而言,这句话荒谬至极。该干什么的时候干什么,为什么我们在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却不能出去走走,谈几场恋爱呢?

金庸老先生在《神雕侠侣》中就写到,16岁的郭襄在人生中最美好的年纪,闯荡江湖与草莽英雄敞开心胸,把酒言欢,听闻神雕大侠的事迹,心生爱慕,就与西山一窟鬼一起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最后,一见杨过误终身……

书里的世界很美好,主人公们总能喝醉烈的酒,恋最美的人。可是,身为看客的我们只能偷偷抹一抹羡慕的泪水。如果,可以给现在的我们这样一个环境成长,我们会不会不那么焦虑呢?

我身边最好的闺蜜,就曾饱受焦虑的折磨,她的条件不算差,文静乖巧成绩也不错,尤其是数学,在文科班里算是拔尖的。我曾经问过她,你为什么会感到焦虑呢?她的回答很简单——我妈妈认为我可以做到更好,但是我好像做不到。

可以想象每天在家里,当她听到妈妈一次次说“都什么时候了,你还不好好做题,你下次怎么提高呀”的时候,她的内心有多么焦虑。

他人的催促或许出于好心,但可能在我们听来却无比刺耳,每当这时我们心中那只不安分的小恶魔就会出动,把内心的焦虑转化为外在的叛逆、烦躁……我们为什么这么焦虑,当我们有一天可以明确自己的目标,不被他人的意见所左右,可以沿着原本的道路走下去的时候,我们或许就不会感到焦虑了。

B面——自卑胆怯的小天使

  人生好像一盘磁带,有A面就有B面。A面的我们好像被外界束缚无法抒发自己的所思所想,但是,难道我们的内心深处就没有一个完全相反B面吗?

只有别会问你“都什么时候了”吗?大多数情况好像并不如此。

“都什么时候了”我不知一次在午夜梦回时问过自己,当一天的时光匆匆流逝,夜晚我们躺在床上放松身体时,回忆起自己的一天是否碌碌无为呢?焦虑,不仅仅是他人强加于我们的,更是我们内心深处不由自主悄然生长的。很多人标榜自己无欲无求,洒脱做人,可是我们真的洒脱过吗?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考试作弊是每个人学生生涯中必然会经历的一件事情,或许我们是参与者,或许我们会是旁观者。但是不管我们曾扮演过怎样的角色,我们都清楚的知道——考试作弊是错误的。但又为什么有那么多人愿意以身试法呢?根据国外媒体的调查,参与作弊的大多数是成绩优良的同学。

通过这个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压力焦虑很大一方面来自我们自己,优秀的学生对自己有着更高的要求当他们无法达到这个目标的时候,他们就会感到焦虑,并且寻找办法解决这个问题;而那些被我们称之为“学渣”的学生,却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没有那么重视成绩,成为了更“洒脱”的人。

可能有人会反驳我的观点:我没什么追求,每天只想混日子,那我为什么也会焦虑呢?我不得不说,焦虑的种类繁杂,来源更是多到数不胜数。或许只是因为明天英语课要听写了,甚至只是因为我们不清楚晚上到底要吃些什么……

这点点滴滴的小事都会造成焦虑情绪的蔓延。媒体上经常会报道这样的新闻——当今社会人是焦虑的。这句话或许有些以偏概全,但是不可否认,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我们每天可以接受到的信息量呈几何倍数上涨。我们听到看到很多东西,每天也在思考很多东西,但是我们却没有确切的目标,缺乏执行力。每天思来想去,可望而不可即的状态,这种对于未来的无力感就是焦虑的来源。

  如果下次再有人问你“都什么时候了……”。你大可骄傲的回答他:“好像该清醒的时候我偏偏做梦,好像该理性的时候我就是玩感想,又怎么了样呢?因为,我心里还没有安装一个生理闹钟,那么准确无误地适时清醒及时理性。顺从我心的时候,你不给我做一下梦感性一下,继续胡闹下去,又怎么了会闹到连自己也看不起自己的时候,怎么会有自自然然真正清醒理性的时候?”
  我们有笑得哀伤的时候,有伤的只能笑的时候,人情比事情复杂,不用哭笑得那么守时。都什么时候了?不需要观众的时候,不用向任何人交代负责的时候,就该珍惜还可以选择的时候。

                                 ——林夕《都什么时候了》

    何为焦虑,我们不妨把焦虑比作一张看不见的巨网,而我们就好像身处其中的游鱼。在正常情况下,我们可以在其中自由游弋,不用担心会触碰到它。可如果一旦有了外界的诱因,巨网就会收缩我们也会被紧紧缠绕;同时,即使外面的世界风平浪静,但是我们的内心却生波澜,开始不安的游动触及了巨网,同样也会落得悲惨的下场。焦虑如同影子,永远是光明与黑暗的共生体,你无法无视它的存在,却可以忽略它对你的影响。  诗中曾云:“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如果焦虑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一个通病,那么我们是否可以正视焦虑情绪,以“正念”之方法审视内心,给自己以解脱。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不要被一句“都什么时候了”束缚手脚,丧失了灵魂自由飞翔的权利。

 

 

评论